第三届全国团餐大赛于11月9—10日在上海举办。饮食服务中心两支团队从全国30支队伍的激烈比赛和严格评审中脱颖而出,全员获得“特金奖”荣誉,满载而归!全国团餐大赛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是业内级别及含金量最高、规模最大、极具影响力的专业精品赛事,业内顶级人才齐聚一堂。

大浪淘沙,胜者为王。多年来,饮食服务中心特别重视技术力量的传承和培养,常规技术培训和菜品研发一直贯穿工作始终。踊跃参加行业大赛,也是检验技术培训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比中练,在赛中学,积极与同行切磋交流、锤炼技艺,用一块块奖牌展现厦大后勤的超强实力,用一份份荣誉回馈厦门大学的悉心栽培,真正做到了“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多年来,饮食服务中心获奖无数,离不开传承与发展、积淀与创新的相互交融。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饮食服务中心的光荣使命,其中镌刻着饮食人砥砺奋进的坚实步伐,开拓出匠心传承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脉相承传帮带 技术管理两手抓
饮食服务中心历来非常重视技术和管理的传承。1981年,厦门大学成立了福建省高校烹饪技术培训中心,在厦门大学乃至厦门市的厨师培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饮食服务中心诸多“老前辈”均是从中而来。2002年厦门大学后勤集团成立,饮食服务中心被赋予新的使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展开了服务的新篇章,并不断延续着传承的使命。

近几年,饮食服务中心以“传帮带·技传承”为主题,延续百年餐饮传承,激发创新活力。通过“传帮带、结对子”的形式,大力加强厦大餐饮后续骨干力量的培养,努力营造“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技能型、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确保为厦大餐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一日一师一菜”等系列活动,更是将饮食服务中心倡导工匠精神、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尊重经验的精神内化到具体行动上来,落实到为师生服务的实践中去,取得了丰硕成果。
登高望远谋发展 汇聚英才创未来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资源向发展聚焦,为服务开路,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饮食服务中心面向未来,提前布局,招聘大学生作为管理储备人才。经过几年培养,这些大学生储备人才均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食堂经理,成为饮食服务中心发展之路上强有力的中坚力量。2017年,“江森民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经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评定批准设立。工作室立足厦门,结合厦门市餐饮产业发展,有效传播了闽菜文化,培养了大量闽菜人才,为闽菜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为厦大培养了大批厨师,拿回诸多金牌和荣誉:市级技能竞赛金牌无数,省级技能竞赛金牌25枚,国家级技能竞赛金牌38枚。为厦大培养2位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显清、林庆展),5位闽菜大师,5位闽菜名师。

多年来,饮食服务中心持续加强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每年均输送管理和技术骨干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安全员、消防设施操作员、民法典、办公软件等各种培训,为饮食服务中心的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与时俱进的向上势头。
多位一体保食安 食堂佳肴万里香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卫生、和谐稳定历来是饮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饮食服务中心运用厦门大学后勤“5D”现场管理体系,在重点环节和流程实施严格监管,健全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责任,打造“平安食堂”,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食材的安全和优质是食堂工作的第一要务。饮食服务中心的食材统一采购,大宗物品由学校组织招标采购,推行“农校对接”,严格供应商准入,连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入市必登”平台,验证索票进货;采用采购管理软件,创建电子信息平台,用电子订单取代人工订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效力。各食堂均配置“云秤”验收平台,食材验收实现远程控制、图像化、智能化。
饮食服务中心是厦门餐饮行业最早建立食品检验室的单位,对采购蔬菜进行二次检测,对餐具进行消毒检测,定期将食材抽样送政府机构送检,并做好台账登记。饮食服务中心与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共创平安餐厅,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员培训。推行“明厨亮灶”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厦门大学食堂巡视系统指挥中心,确保餐桌安全。
工作流程层面,饮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厦门大学后勤“5D”现场管理体系,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整理到位、清扫到位、清洁到位、检查到位、习惯到位”,确保流程标准、操作规范、杜绝隐患。
一套组合拳下来,厦门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得到360°立体环绕保护,让师生教职工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创新“5D”新革命 全国行业齐推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食品安全工作面临新要求。饮食服务中心开拓新思维,创造新方法,在多年扎实积淀的基础上,开创厦门大学后勤“5D”现场管理体系,并使它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5D”现场管理体系的运用使食堂更加整洁高效、干净明亮、规范有序、节约成本,堪称餐饮管理界的一次全新革命。这个改革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及社会团餐企业纷纷观摩学习,得到全国同行及厦门市相关监管部门的赞扬和推广。

2020年疫情突发,饮食服务中心迅速调研、总结、归纳,推出“厦门大学后勤‘5D’现场管理体系防疫篇”,与全国高校及餐饮届同仁分享,为国家战疫贡献行业力量,被“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资讯”等诸多相关公众号刊发转载。2021年厦门大学党建提升和管理创新奖评选过程中,“5D”现场管理体系项目名列其中。“5D”现场管理体系已成为厦大餐饮的一张烫金名片,代表着业内先进的管理经验。饮食服务中心乐于将这些经验分享出去,带动行业改善发展,助力国家食品安全建设。
勇立潮头踏浪行 厦大餐饮美名扬
饮食服务中心为全校近6万名师生员工的一日三餐保驾护航,被誉为“厦门第一大锅”。正因责任重大,饮食服务中心始终铭记餐饮人的职责,把“经营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做事以勤为乐、食品以安为重”作为工作的第一准则,贯穿始终。在这样的信念之下,饮食服务中心不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实现质的飞越。
2016年“莫兰蒂”台风来袭后的那个清晨,厦大校园一片狼藉,在同学们忐忑无助的时候,食堂的LED显示屏上真情地写道:“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在!”“台风无情人有情”等标语,温暖着同学们的心。当天,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莫兰蒂”影响时,特别播出了厦大食堂这一感人的画面。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在厦门举行,厦大餐饮服务相关警务人员及演职人员43100人次,打包5800份,并选派120名技术强、形象佳、服务本领过硬的优秀员工,支持夏商集团保障会晤工作,为厦门大学和后勤集团增光,展现厦大餐饮人的风采。
2018年,应北京大学餐饮中心邀请,饮食服务中心参加“名校名厨进北大”——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美食节活动,引起燕园轰动。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重大活动中,饮食服务中心用爱服务,为全国的参赛来宾献上厦大美味。

2019年,饮食服务中心开展“一日一师一菜”活动,盛况空前,师生满意,讨论热烈,影响广泛。在年底的“芙蓉餐厅公开征求新菜”活动上,同学们提出300余种菜品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厦大食堂成功破圈,网友羡慕地表示“别人家的大学从未让我失望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饮食服务中心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发起“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系列活动,用餐师生踊跃参与,纷纷用光盘响应“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号召,是全国最早开始厉行节约活动的大学之一。
2021年,因多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贡献,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江森民从上百位食品行业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科研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顶尖代表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厦门市“十佳食安卫士”。
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在厦门大学和后勤集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饮食服务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在日复一日为厦大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激发活力,不断为“一流后勤”“一流餐饮”建设而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为厦门大学、厦门市民、餐饮行业持续输出厦大餐饮智慧。
(饮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