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集团要闻 > 正文

清明祭扫思先贤,带你认识校内的十位先贤塑像

2019-04-11

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后勤集团学生公寓与环境中心都要对校园内的所有人物雕塑进行全面清洗,并进行时花摆放、做好花篮布置,为学校清明祭扫活动做好保障工作。

4月5日前,中心对思明校区主要祭扫点布置时花一千多盆、花篮25个、清洗雕像12座。让我们跟着绿化保洁员工的工作步伐,一起来认识和追思校园里的十位先贤吧!

群贤楼前:校主陈嘉庚铜像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21年4月创办厦门大学。

图书馆后:故校长林文庆塑像

林文庆(1869-1957)是个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一生多姿多彩。1921年,厦大第一任校长邓萃英上任不久即辞职,陈嘉庚遂聘请林文庆当校长。他在厦大任职16年,在厦门岛上荒凉的一角,建立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府,校内设施,院系组织、课程设置以及教授的延聘,都参照欧美大学而改进,使厦大成为全国闻名的立案私立大学。1934年,校主经营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宣告破产,厦门大学也濒于关闭,林文庆毅然和陈嘉庚分忧,只身南渡,为大学筹募经费,使厦大渡过难关。他用《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四个字作为厦大的校训,以培养学生人人为仁人君子。

建南大礼堂边:国立厦大首任校长萨本栋墓园

亦玄馆前:萨本栋塑像

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月1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1937年7月6日萨本栋被任命为国立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抗战期间,萨本栋为建设厦门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学院楼前:故校长王亚南铜像

王亚南(1901-1969)是现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从1950年起,王亚南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直到去世。在出任厦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率先倡议成立经济学院,积极创办经济研究所,创办《厦门大学报》和《中国经济问题》等杂志,把厦大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为厦门大学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集美楼旁:敬贤亭及陈敬贤先生铜像

陈敬贤(1889-1936),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胞弟。陈嘉庚办学是和经营实业同时并进的,实业在新加坡,办学主要在家乡集美,这是兄弟两人的共同事业。因此,兄弟二人经常要分居两地交替工作。他一生竭诚发展为提供兴学育才经费的实业,却反对任何人利用在学校供职之便,私营与学校有关系之生意,以杜绝因私废公之弊端。

人类学博物馆前:鲁迅先生石像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曾于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在厦门大学任教,在厦大期间,开始住在生物学院三楼东南靠海的国学院,不久即迁居集美楼上左边第二间房。1952年集美楼被辟为鲁迅纪念室,后与鲁迅文物陈列室合并,遂成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下辖纪念馆之一。

建南大礼堂边坡:罗扬才烈士雕塑

罗扬才(1905-1927),民国15年(1926)12月厦门市总工会成立,他出任委员长,建立厦门工友联欢会、工人俱乐部、平民夜校、妇女解放协会,以及90余个中共支部、近30个行业基层工会,指挥了工人罢工斗争,并声援武汉工人的反帝运动,支持国共联合的北伐革命斗争,使工人增加了工资,取得政治、经济斗争的胜利。民国16年1月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厦门市委组织部长,参与领导闽南学生、工人、农民的革命斗争。同年4月9日晚,因叛徒出卖,不幸在总工会被捕。4月10日他被国民党政府从海军司令部密解福州警察局,于5月23日被杀害。民国19年4月9日,厦门市各界民众代表数百人,举行罗扬才纪念会,沉痛悼念罗扬才烈士。1986年,在厦门大学校园内特建一座罗扬才烈士塑像,以寄托后人的怀念。

南光楼旁:谢希德铜像

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福建泉州人,物理学家、教育家,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学系。她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等学术机构中担任多项职务,是我国在国际上这些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

化学报告厅前:卢嘉锡铜像

卢嘉锡(1915年10月26日-2001年6月4日),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 ,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1945年冬,年方30岁的卢嘉锡满怀科学救国的热忱回到中国,受聘到母校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后,卢嘉锡历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和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并开始培养研究生。他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思想,在他的努力下,厦门大学不再仅因经济系(王亚南校长创办)而闻名,同时因化学系的崛起而跻身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建南大礼堂旁:李光前铜像

李光前(1893-1967年),福建省泉州南安人,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在其岳父陈嘉庚先生的影响下,李光前热心社会公益,资助厦大等教育事业,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驰骋商界的巨擎风范和难以统计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展示了真诚、正直、无私、宽宏大度、谦逊的高尚人格。这也是他赢得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尊重和热爱的原因。

文/公环中心 李春香 图/李春香 傅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