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饮食服务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党支部携手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思明区中华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共建开展 “透明厨房·‘市’说食安” 主题活动。活动吸引了校办学生事务助理团队“厦小助”、校团委“厦小米”团队以及各学院近40名学生代表积极响应,中心支部党员志愿者踊跃参与,共同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沉浸探访后厨

当天,学生代表、市监局专业人员及饮食支部党员志愿者齐聚思明校区勤业餐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透明厨房”之旅。在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参与者深入后厨核心区域,实地观摩食材存储、加工操作及餐具消毒等全流程管理。在食材存储区,冷藏库门上醒目标注着“温度-18℃以下”;在加工操作区,砧板、刀具、各类用具分类摆放;在餐具消毒区,高温蒸汽设备轰鸣运转,各种记录表单上密密麻麻的签字格外醒目,体现了严格的管理流程。


“原来手机也有专门的‘家’。这样统一管理既防分心操作,又确保安全,食堂的管理真是面面俱到!”学生代表小林指着手机收纳架惊叹道。食堂讲解员同步说明“5D”现场管理——“整理到位、清扫到位、清洁到位、检查到位、习惯到位”在食堂中的实地运用,学生代表纷纷感慨:“这次亲眼见证,让我们对校园食品安全有了十足的信心,往后在食堂吃饭,心里更踏实了!”厦门市中华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陈茂帝现场点评:“食堂的后厨管理充分体现了‘5D’标准的落地执行。分区分级分色管理、“三防”设计等细节,不仅符合食品安全法规,更展现厦大餐厅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
共话舌尖安全

随后,活动转场至东苑餐厅多功能会议室,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以同学们熟悉的“外卖”为切入点,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知识讲座。厦门市中华市场监督管理所滨海中队队长林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普及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讲座收获颇丰。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们的问题聚焦三大热点:一是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如珍珠奶茶原料溯源、外卖销售模式的监管问题;二是维权途径,若遇消费问题应如何有效投诉;三是围绕服务提升,提出增设美食活动等相关建议。市监局专家们与中心负责人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一位参与的学生感慨道:“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实用的食安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学校食堂守护师生舌尖安全的决心。”

饮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中心副主任郑赛莉表示:“感谢市监局领导与同学们的到来,共同见证饮食服务中心守护校园食安的坚定举措。我们设有多种反馈渠道,随时倾听同学们在用餐过程中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同学们的心声,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师生们一句简单的‘满意’,就是我们最高的荣誉。”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李东龙进一步补充道:“今天呈现的‘透明厨房’不仅是展示,更是承诺。我们始终将师生健康放在首位,通过‘5D’管理,严格把控每一环节,从食材溯源到加工规范,从设备消杀到人员培训,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团队的用心。同时,校园餐饮的提升,离不开师生与监管部门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携手筑牢‘看得见的信任’,让师生的每一餐都吃得安心、放心。”厦门市中华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陈茂帝在总结点评时充分肯定:“今天的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宣讲+互动问答’三位一体的模式,向各位同学展示了食堂全流程管理体系,既是落实‘四个最严’食品安全监管要求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的生动范例。我们期待厦大各食堂持续深化‘5D 管理’,让守护‘舌尖安全’从制度规范转化为可见、可触、可感知、可参与的校园生活新风貌。”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校园食安科普实践,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校园环境的生动缩影。从“闲人免进”到“阳光透明”,从单向监管到多元共治,通过多方联动,揭开后厨的“神秘面纱”,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满意度。“你的每一口安心,都是我们千万遍的用心”,这无疑是校园食安最美的诠释。
(饮食服务中心 文/张玮玮 图/刘伟涛)
【责任编辑:李哲雯】